Paris 巴黎愛情故事
片長:129分 上映日期:2008/12/05
金馬國際影展閉幕片
《巴黎我愛你》茱麗葉畢諾許
《我心遺忘的節奏》羅曼杜李斯
如果害怕受傷 更該勇敢去愛
【劇情介紹】
巴黎,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。
在巴黎的一角,在紅磨坊擔任舞者的皮耶,因病必須忍痛放棄鍾愛的舞蹈,卻也因此有了閒暇望向窗外,細細觀察體會,每個巴黎人的故事、每段發生在巴黎的愛情…
單親媽媽的愛莉絲,為了孩子背負著沉重壓力,已不知該如何享受生活;
工作一帆風順的大學教授羅蘭,面對心儀的女孩卻是束手無策;
建築師菲力普,婚姻事業皆美滿,卻因生活得平淡無奇而陷入憂鬱…
還有街角那個愛碎念的麵包店老闆娘、菜販帥哥老闆、咖啡店侍者…
一個個都有著自己故事的人們…嗯,因為發生在巴黎,他們的人生風景更加迷人。
【演員介紹一】茱麗葉畢諾許(Juliette Binoche)
1964年3月出生於巴黎,父親是雕刻家,母親是演員,12歲開始接受演技訓練,畢業於巴黎戲劇藝術國立學校。83年以Liberty
belle進入影壇,87年即以《壞痞子》Mauvais sang得到生平第一座法國凱薩獎后座。88年則憑著《布拉格的春天》The
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走紅國際。
92年,《新橋戀人》讓畢諾許拿下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。接著93年,她嘗試改變形象與戲路,接演了奇士勞斯基【藍紅白三部曲】中的第一部《藍色情挑》,本片為她拿下威尼斯、法國凱薩獎兩獎后座。隔年的《白色情迷》《紅色情深》,她也都參與客串演出。
94年畢諾許為了生育大事而暫別銀光幕。當她再復出時,已成了法國片酬最高的女星。97年時,《英倫情人》一片讓她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及英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、柏林影后及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。
2001年,畢諾許嘗試了充滿夢幻感的《濃情巧克力》。憑本片,她再添一次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獲獎紀錄,以及奧斯卡金像獎、金球獎卡等多項國際
大獎最佳女主角提名。06年《非法入侵》獲英國獨立影片獎提名最佳演員,同年的《隱藏攝影機》亦獲倫敦人影評協會提名最佳演員…等諸多獎項。
茱麗葉畢諾許的優秀演技,從獲獎紀錄來看已是無庸置疑。然而除了演技好之外,她更願意多方嘗試挑戰,如07年與侯導合作的《紅氣球》、以及拍攝概念新穎的《巴黎我愛你》。本次首度與席德利克拉皮許導演合作,相信將再碰撞全然不同的火花!
電影作品(節錄)
2008《巴黎愛情故事》Paris
2008《夏日時光》Summer Hours
2007《親親老爸》Dan in Real Life
2007《紅氣球》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
2006《巴黎我愛你》Paris, je t`aime
2006《非法入侵》Breaking And Entering
2005《隱藏攝影機》Cache
2000《濃情巧克力》Chocolat
2000《雪地裡的情人》Veuve de Saint-Pierre, La
1996《英倫情人》The English Patient
1995《屋頂上的騎兵》The Horseman on the Roof
1993《藍色情挑》TROIS COULEURS : Bleu
1991《新橋戀人》Amants du Pont-Neuf, Les
1988《布拉格的春天》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
1987《壞痞子》Mauvais sang
1983 Liberty belle --出道作品
【茱麗葉畢諾許Q&A】
Q1 談談你的角色。
茱:艾莉絲,她有三個孩子,獨居,是一個社會工作者,有個弟弟皮耶。她每天都面臨著巴黎現實摩擦的那一面,這並不容易。她在與一個永久的桎梏爭鬥,而漸漸進入以皮耶為主的故事中。
Q2 席德利克拉皮許是怎麼樣的導演?
茱:我遇過一些導演,他們總是追求驚奇,需要能夠掌控全場。但他不同,我經常看到他在思考,也有幸看到他對一些誇張情感效果的取捨。
Q3 這次你扮演羅曼杜李斯的姐姐。之前認識他嗎?覺得他是怎麼樣的演員?
茱:我主要都是在席德利克的電影看到他,還有《我心遺忘的節奏》。他有種「安逸之樂(joie de
vivre)」與急速感並存的複雜性,他還有種現代的特質:被愛並且享受被愛,同時,也隱藏自身軟弱的一面。這些綜合起來,使他產生他獨特的人性和有深度
的複雜性,而這也是我喜歡與他共事,並漸漸與他親近的原因。
Q4 大家都知道羅曼與席德利克淵源很深,你對此的感覺是?
茱:我不想太過在意這個。我希望能自然地與席德利克接近,取得一種我們都能怡然自得的方向及模式。我必須說,有一段適應期,我感覺得到席德利克也有點憂鬱,因為與新的演員合作,總是一種挑戰。
羅曼和我在電影中真的感覺還不錯,因為我們是姐弟關係,這段關係不只是永久性的,也是極具張力的;那是一種很特殊的愛。在席德利克的電影中,他是
真的想要談關於他的生活、他的故事。所以我想,他很樂見他的兩個演員可以有這樣的關係,羅曼和我都這麼覺得。所以我們的狀況比較像是三人行,而非一個後來
者介入一對搭檔中。
Q5 演出《巴黎愛情故事》的原因是?
茱:有一組團隊在拍攝我的城市,我想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。對我來說,這不只個返家的機會,也是個進入不同世界的機會。吸引我的不是我這樣那樣的
演,而是知道別人怎麼做。有時,總會有令人驚奇的際遇,與導演、與演員、與團隊工作人員都是。這些際遇觸動了一個人最深處、最親密的那些部份。也可以說,
親密性是最使我感興趣的部份。
Q6 你最喜歡巴黎哪一區?
茱:我想塞納河畔是我最喜歡的…不論是白天或夜晚,沿著河岸散步,燈光、河…水洵洵流經橋頭,讓人有種遠離塵囂的感覺。當然,還有新橋(Pont Neuf)!還有其他橋也與我息息相關。像是藝術橋(Pont des Arts)和瑪利橋(Pont Marie)。
【演員介紹二】羅曼杜李斯(另譯:侯曼杜黎斯)(Romain Duris)
這傢伙,他可以是你想要的任何樣子
1974年出生於巴黎,父母親都是藝術家。原先對表演沒什麼興趣的杜李斯,是走在大街上被挖掘的。那是93年的事,本片導演席德利克的作品《小毛頭》Le Peril jeune需要幾個新面孔挑大樑,杜李斯也就此展開了演藝生涯。
《小毛頭》風評頗好,也讓杜李斯獨有的氣質開始受到法國非主流電影的導演們的注目。94年,Olivier
Dahan就找上他演出電視影片【兄弟們】Freres: La roulette
rouge。而席德利克在96年的第二部長片《尋找一隻貓》,杜李斯也沒有缺席。片中他雖然不是主角,但存在感卻依舊強烈;該片亦是他首度在台灣亮相的大
銀幕之作。98年,杜李斯演出Tony Gatlif導演的《過客》Gadjo
Dilo,他在片中表現評價很高。99年,他接演了席德利克的科幻電影《可能》Peut-etr。
02年,他與席德利克又再一次地攜手《西班牙公寓》。該片佳評如潮、票房極好!杜李斯飾演一個在西班牙留學的法國男孩,記述異國生活點滴。憑著
杜李斯的精彩演技及電影大賣,使他霎時成了炙手可熱的大明星。04年,杜李斯不受高知名度所累,與Tony
Gatlif三度合作演出《北非行路遙》Exil。該片獲獎入圍不斷,又是佳作一部。
05年,杜李斯接拍《我心遺忘的節奏》,演出一位內心嚮往音樂的高利貸流氓。介於身分與心靈渴望的衝突,他將實質的與精神的暴力拉扯詮釋得極
好!只可惜那時知道杜李斯的台灣觀眾仍是少數。當初在台上映時,他與導演Jacques
Audiard導演還曾相偕來台宣傳哩。同年的另一部作品是《西班牙公寓》的續集《俄羅斯娃娃》。
雖然《西班牙公寓》並未正式在台上映,但相信喜愛藝術電影的觀眾對杜李斯這個法國帥哥應不會太陌生。當年許多看了《我心遺忘的節奏》的觀眾,都
對片中那個火爆浪子感到十分驚豔!不論是後來的商業電影、或一直以來的非主流的獨立製片,杜李斯演出任何角色都是自有韻味,游刃有餘。而這一次在《巴黎愛
情故事》中,他第9度與導演席德利克合作,並且還將與台灣觀眾所熟知的茱莉葉畢諾許有許多精采對戲!是時候,台灣的觀眾應該要認識他囉!
演出作品(節錄)
2008《巴黎愛情故事》Paris
2005《我心遺忘的節奏》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; De battre mon coeur s'est arrete
2005《俄羅斯娃娃》The Russian Dolls; Poupees russes
2004《北非行路遙》Exils
2002《西班牙公寓》The Spanish Apartment; Auberge espagnole, L'
1999《可能》Peut etre
1997《過客》Gadjo Dilo(另譯:《瘋狂陌生人》)
1996《尋找一隻貓》Chacun cherche son chat
1994【兄弟們】Freres: La roulette rouge--電視
1994【小毛頭】Le Peril jeune--電視
【羅曼杜李斯Q&A】
Q1 談談你在片中的角色,皮耶。
羅:皮耶是個舞者,但他因為生病而不能再跳舞了。他在等機會做換心手術,並且手術的成功機率只有百分之40。他正在準備面對、也正在經驗這整段等
待過程中的所有焦慮、希望、神祕。席德利克告訴我,我費越多心思在跳舞上就越能感覺自己像個舞者,那麼當他不要我跳舞時,我也就越會感到挫敗,如此一來就
可以更完整地發展這個角色。席德利克希望更深地進入劇中角色的情緒,甚至心靈內部。這個故事的重心之一,正是在於我的角色在受苦。
Q2 皮耶這個角色十分深沉嚴肅,這對你與導演在拍攝現場的關係有影響嗎?
羅:可以說有,也可以說沒有。當時我想做好事先的準備,對整個主題也考慮得很多。我在想我是否要為了讓自己專注在這個角色上,而將自我封閉起來。
而最後我發現,要想更深入這個角色內心,我就更需要開懷地大笑。所以在現場的拍攝,就有點像是席德利克與我在拍《西》《俄》時差不多,差不多的輕鬆氣氛、
差不多的精力十足。
Q3 你覺得在紅磨坊跳舞困難嗎?
羅:一開始,席德利克還不知道他想要做的那段倒敘,是要用影像、還是圖片的方式。我投影像一票,我跟他說如果能讓皮耶跳舞一定很棒。我們不知道到
底能不能拍這一段,也不知道拍攝許可會不會下來。而當我們得到許可時,其實只剩不到一週的時間可以拍攝了。突然間我們變得很趕。我只有三天時間可以學戲裡
的那段舞,不過我也已經為這個角色練舞練了幾個月。儘管如此,當我感覺到自己如此深入到皮耶內心之時,我還是感到相當驚訝。
Q4 在這部片中,你有了一個姐姐,茱麗葉畢諾許,談談她吧。
羅:我很高興是由茱麗葉飾演我的姐姐。席德利克在一年前就已經介紹我們倆認識。茱麗葉在電影中的表現有種包容性,我很敬佩這一點。她知道該怎麼傾聽與接收情緒,沒有人有她這種能力,而且她給出的就是能完全地震撼到你。茱麗葉真的感動了我。
Q5 你最喜歡巴黎哪一區?
羅:我喜歡佳麗村,因為裡面有中國超市,還有那些平凡的很、卻一切盡在不言中的cafe、還有公園,和可以俯視整個巴黎的絕佳地理位置。而且那邊到處都是人,這點我也很喜歡。
【導演介紹】席德利克拉皮許(Cedric Klapisch)
1961年出生,先以攝影師身分拍了幾部短片、去美國 NYU
念了電影後,在84年正式成為導演。這樣的經歷在法國電影界相當罕見。此外,他所喜愛的導演多為美國導演,如伍迪艾倫、《失嬰記》導演John
Cassavetes,以及執導《神鬼無間》《鯊魚黑幫》《神鬼玩家》等作品的Martin Scorsese。
89年時所執導的短片Ce qui me
meut不僅入圍法國凱薩獎最佳短片提名,並獲多個電影節獎項;這是個好的開始。而後一段時間,他自編自導地為法國電視台拍娛樂片,也拍些紀錄片。92
年,席德利克的首部長片《一無所有》Riens du
tout問世,本片入圍該年凱薩獎最佳新作!內容主要在諷刺勞資關係的複雜性,不只在影展頗有斬獲,評價也不錯。
90年開始,他持續穩定地拍出質感俱佳的電影。96年的《尋找一隻貓》Chacun cherche son
chat,故事主角就是一般巴黎的普通市民,她的悲喜、與他人的互動、在當下所處的社會環境,這些尋常的敘事,卻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法國中下階層的人們
的價值觀;本片獲得該年的柏林影展獎項。而96年的《家庭氣氛》Un air de
famille,再度以反映法國中產階級家庭危機,贏得凱撒獎最佳劇本獎,並入圍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;同時本片更橫掃該年歐洲許多電影節獎項。99年,席
德利克勇於嘗試地拍了大製作成本的科幻電影《可能》Peut-etr。
2002年《西班牙公寓》Auberge espagnole, L',以及續集《俄羅斯娃娃》Poupees
russes可說是席德利克最成功的影片之一。《西班牙公寓》以DV拍攝而成,不僅劇情主題易引發共鳴,親和的氣氛讓觀眾及影評都得到滿足,大受好評!羅
曼杜李斯更因飾演塞維爾(《西》男主角)一炮而紅!《西》片入圍凱薩獎最佳導演、影片、劇本等三獎項,亦入圍歐洲電影獎的觀眾獎及最佳導演;此外,該片還
拿下包含澳洲布利斯班國際影展…等歐美各國際影展提名最佳導演、觀眾獎、最佳劇本…等諸多獎項。果然是很有觀眾緣的一部片!
席德利克的劇本擅走多條敘事線並進,並且其中每段情節的感動都是既獨特又普遍的。此外,他向來喜歡從日常生活出發,用冷眼旁觀的方式呈現現實社
會的荒誕不經;這往往也讓觀眾看了不禁啞然失笑。而對人際關係的關注,也從未在他的電影缺席過。這次,在《巴黎愛情故事》他將訴說怎麼樣的故事,再度引人
期待!
作品(節錄)
2008《巴黎愛情故事》Paris
2005《俄羅斯娃娃》The Russian Dolls; Poupees russes
2002《西班牙公寓》The Spanish Apartment; Auberge espagnole, L'
1999《可能》Peut-etre
1996《家庭氣氛》Un air de famille
(獲:法國凱薩獎最佳劇本、及其他影展獎項;提名:凱薩獎提名最佳導演、最佳影片)
1996《尋找一隻貓》Chacun cherche son chat(獲:柏林影展獎: “FIPRESCI Prize” Panorama)
1994 Peril jeune, Le(獲:Paris Film Festival: Public Prize)
1993《小毛頭》Le Peril jeune
1992《一無所有》Riens du tout
(獲:Bogota Film Festiva:l “Bronze Precolumbian Circle”;提名:法國凱薩獎最佳新作)
1989 Ce qui me meut(提名:法國凱薩獎最佳短片)
【導演Q&A】
Q1 約略說明《巴黎愛情故事》一下吧。
導:這是一個重病的巴黎男人面對死亡的故事。他的處境使他以一種不同的方式,重新去看待與他相遇的人。想像一下,死亡為他的、其他人的、甚至整個城市的生命帶來了意義。
巴黎就像地鐵地圖,是一個相互貫連的網絡。要想創造出一幅巴黎的圖像,要能夠往四面八方而去,只有直線是行不通的。你必須要尊重這個城市的複雜性。並且,正是這個零碎不完整的形狀,帶出了巴黎活力增生的一面。
Q2 談談片中的許多角色。
導:這部片的本質就是複雜的,從劇本的概念開始就是這樣:要如何將這些不完整的片段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。這部片子裡有許多不一樣的人生活在不一樣
的世界,這些世界沒有關聯,其中的社會階級是完全分開來的,不過,也有同一群的朋友。裡面也有好幾對兄弟姐妹,像是茱麗葉畢諾許與羅曼杜李斯這對姊弟,姐
姐是社會工作者,弟弟是身體出狀況的紅磨坊舞者。還有一對住在16區的姐妹,從事時尚相關行業,在巴黎過的很自在。另外一對兄弟,其中一個是建築師,另一
個是大學教授。
裡面還有其他群人,像是市場小販那樣的人。也有孤獨的個體,像守著麵包店的老板娘。還有跨越北非而來的黑人、跟愛上教授的年輕女學生。通常,一
部電影講一個旅程中的一段故事。不過在這裡,我們有許多主體,也因此有許多條路。在這裡,一個個體的旅程創造了共鳴的情感。而透過故事鋪陳,對一個角色的
問題的解決,也同時滿足了其中的某些他人。
Q3 片中有一段,杜李斯在紅磨坊跳了舞。這有讓你感到驚艷嗎?
導:哈,是,有!可能我跟他一起拍了六部電影了,但每一次!每一次他都讓我很驚訝。這真是很奇怪。
看他那樣跳舞其實有點心神不寧,因為他是如此輕易地融入那個狀態、那個角色、那個舞蹈中。他是微不足道又可悲的舞者,到處找工作;但同時他又是個
優雅的紅磨坊舞者。我喜歡羅曼處理皮耶的這兩面向的方式。當你拍一部關於巴黎的電影,你要談的是紅磨坊,而且其中一個主要角色是那裡的舞者,你就必須接受
這一點。在那樣的層次上,這就完全不是陳腔濫調,而有了象徵的意義。如果這想法在電影裡行得通,如果這不會太過時粗糙,那這就是來自於羅曼那純粹的優雅。
Q4 你與茱麗葉畢諾許認識時,你還在做技工。現在她演出《巴黎愛情故事》,而你已是知名導演了,你會回想這一路走來的歷程嗎?
導:我試著不要想太多。這麼說好了,一直去想自己在地位上的爬升,只會讓自己昏了頭,而我並不想要那樣。我喜歡出其不意,因為出其不意導致的昏頭
轉向,我比較喜歡。當我25歲時我是個技工,我只能夢想當導演。我常想說有一天也許我能拍電影。而現在,我不只在拍電影,而且還是跟一群超棒的人一起拍!
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!
Q5 你的手法以有趣著稱,在《巴黎愛情故事》也是如此嗎?
導:嗯,跟之前一樣,都是充滿趣味的。很開心,對我來說相當愉快!這種愉快直接就來自於工作本身,也就是來自於工作的努力與疲累。這種感覺很好!
我從沒有過如此穩固的工作團隊陣容!每天早上我們總是很開心看到對方。至少我是這樣。有個真的值得開心的事正在進行;同時,這也不是舞會,因為有非常多工
作、非常多的侷限、非常嚴肅的狀況有待處理。最後,嚴肅與愉快混合後,出現很好的結果!
我喜歡現在的原因,不是作為一個知名導演所能擁有的優勢,而是更能在工作時,充分感受到樂於從事這份工作的喜悅。能跟茱麗葉和羅曼一起工作,可是莫大的特權!這跟喀藥一樣high,而且是合法的!
Q6 你最喜歡巴黎哪一區?
導:我倒希望沒有這麼一個區域。巴黎最棒的地方就是,你可以在這個地方失了神,這正是我愛巴黎的原因,有這麼多不同的區域,並且永遠都是這樣。
不過我與塞納河的碼頭一帶倒是淵源頗深。我發現自己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,總會在那裡散步,也許我是需要去那裡感受一下巴黎這城市的精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